1.中国甘肃地区有哪些神秘古老的传说?或者故事?

2.单鼓的简介

3.太平鼓从什么年代起在北京流传

4.满族“单鼓”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

5.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位于哪里

6.太平鼓是单面鼓还是双面鼓

7.不同地方的鼓(鼓名和地方)

单面鼓的打法_打单面鼓打一生肖叫什么

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扇形太平鼓(或称单鼓、羊皮鼓)在全国各地、在汉、满、蒙古等民族中都有流传。清代的北京,盛行打太平鼓。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睁睁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现在,除鼓面多用羊皮或纸蒙制外,与当年所载完全相同,而且人们也把岁末、年初的鼓声看作太平的预兆,将有好年景的象征。过去,京畿一带进入腊月以后,制鼓的手艺人就沿村串户,上门修鼓、换鼓面,太平鼓的发展有了保障。当时打太平鼓的多是年轻妇女与儿童,表演时边打边舞,间歇时唱民间小调“绳儿歌”,形式自由、活泼。抗日战争爆发后风习渐冷落,1950年代开始复苏,1980年代又兴盛起来。此时,当年的舞蹈能手虽已年近花甲,但打起太平鼓来,其舞姿、动态依然那样地优美、轻快。鼓声唤醒了她们姑娘时的记忆,忘我的表演中又泛出年轻时的光彩,这正是“人体文化”的奥秘。

兰州太平鼓鼓长1米,直径50-100公分,鼓面用耗牛皮蒙制,鼓槌用牛皮筋拧成长鞭状。表演时舞者将大鼓斜挎右肩,鼓身坠至左小腿旁,离地约10公分。鼓上有一小铁环,用左手拇指扣紧,以便舞动时鼓身稳扎。如此庞然大鼓,要达到挥舞自如,不仅靠演员的强壮体力,还要靠全身心地投入和特殊的人舞鼓、鼓带人技艺。该鼓身涂大红漆,绘金狮图案,鼓面绘黑白太极图,以增加鼓的神奇威力,寓以惊天动地、云雷怒吼之意。表演套路中有“鹞子翻身”“乘马扬鞭”“弯弓射雁”等,而且多半是在鼓下落过程中击打,挥鞭一击,舞姿非凡,鼓声如雷,声震一二里外,当数十名鼓手同时击鼓而舞,其音声气势可想而知。表演时还有多面大锣配合,锣鼓声烘托着年节欢快的气氛,增强了人们迎来太平年景的信心。

中国甘肃地区有哪些神秘古老的传说?或者故事?

是单面鼓。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单鼓的简介

甘肃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遗存 鼓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一部中华文明史几乎是伴随着隆隆的鼓声而走过的。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西北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对于鼓的运用不仅表现出偏爱对于鼓具和鼓舞的创造更表现出特有的灵性。从高原到山区,从黄土高坡到戈壁绿洲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鼓声响起只要有鼓声响起的地方就有随节而舞的身影。

在众多的鼓舞中广泛流传于甘肃天水陇南以及定西一带的羊皮鼓舞独树一帜。羊皮鼓,顾名思义是以羊皮蒙面而制成的鼓具属握执型的单面鼓。因其形状呈扁圆形团扇形桃形等故又有扇鼓、旋鼓等不同的称谓。每一种形制的鼓都联系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一种鼓舞显示出一地居民的性格和审美特征。每逢正月、 端午节以及夏收和秋收之后这里的老百姓都要甩开膀子手执羊皮鼓美美地艘上一通用隆隆的鼓声表达他们美好的心愿。

关于羊皮鼓舞的起源有看较多的民间的口头传说以及许多研究者自己的推测而我们也只能从今天的现状中得到一些零星的,隐约而模糊的判断还没有足够的史料将这些看似熟悉且具有发生共性的现象顺畅的在人类的记忆长河中串联起来。但可以明确的一点则是, 羊皮鼓舞积淀了久远的历史厚载着生活干这里的人民的传统与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天水各地的羊皮鼓依托自己生长的士地存当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的熏染下分别沿着不同的轨迹传承发展。目前, 尚具有典型意义依然保留羊皮鼓原始遗风的则是秦安县干户乡的羊皮鼓舞。

一、秦安羊皮鼓祭礼活动的基本概况

秦安古称成纪,是负有盛名的我国新石器早期原始家耕部落遗址一大地湾文化的诞生地。且城坐落在兴国昂镇距省融会兰州市309公里。传说始画八卦教民佃渔的伏羲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均生活于此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羲里蜗乡。干户乡王咀村位于秦安雁城西17公里处全村共有500多人口姓氏以王周成为主。农历的八月中下旬是千户农闲的时间此时家家户户都在惦记着每一年一度的传神。以传神为名的秦安羊皮鼓舞是项程式化的民间祭札舞蹈以歌颂伏羲祈神降福谢神感恩为土要内容。“传神”活动为期三天,从农历的八月十七至十九日这种民间自发的祭礼活动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自愿出资,各户的集资款项被用来购买制作祭品的材料。过会期间还要呈上面食制作的小供品, 以及当年收获的各种水果五谷等。届时大家推举出本届会长, 由会长与掌握活动程序和具体细节的年长者商议共同操持本年度的传神活动活动场所每年流动因此各家都会有承接此项活动的机会,活动期间,个人可以在自家吃饭也可以在会上集体就餐小商品以及农家自产的蔬菜在过会期间也被允许兜售。无论在外打工或上学的人只要时间允许也都会尽可能能赶回来参加这一活动。

这里百姓以农耕劳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维持着自己的生存和延续。特有的文化孕育了独特的秦安羊皮鼓舞独特的羊皮鼓舞又深深地扎根于这古老的土地。从舞蹈基本动态到舞蹈道具从贯穿于舞蹈中的。唱词到人物装扮无不反映出这里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

(一)三个不同时段羊皮鼓祭礼活动的意义

以传种为名的秦安羊皮鼓舞自明代形成以来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所谓传神,可以有多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传唤神灵代神向人间传达旨意也可理解为代人向神传达美好的祈愿。以秦安县的千户为龙头羊皮鼓舞在各乡村的其体活动时间略有交错但每年三次活动是一定的而且每次活动的仪式和意义都不尽相同。这三次分别是农历正月端年节前后和农历八月的农闲时节。

1、正月十六据说正月初十至十六人们跳起羊皮鼓舞主要是为纪念伏羲发明钻木取火的伟大功绩。火的发明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将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歌颂伏羲的这一功德,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相传这一天是伏羲的诞辰日)人们跳起羊皮鼓舞庆祝和纪念他的这一伟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变化今天千户正月里跳的羊皮鼓舞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社火活动。

2、端午时节是走庄的时间在各乡村之间都会有羊皮鼓舞的片段表演或根据各乡村需求进行羊皮鼓舞祭礼的片段但式表演。这时的羊皮鼓表演带有浓郁的感召神灵驱灾避难的巫术色彩。历史上的秦安千户冰雹和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每年的端午前后正值秦安农忙时节村民以期通过羊皮鼓的舞动祈求雷神不要在这个时候有突发的雷电引发冰雹和狂风暴雨从而触发山崩地裂火灾击毙人兽的一系列难以想象的恶果。也希望诵过鼓声的渲染产生巨大的轰响, 以能够驱散天上随时都可能弥漫的乌云因为这时候的坏天气可能会使辛苦一年的粮食作物毁于一。

3、农历八月十七至十九此时的羊皮鼓舞祭礼活动是千户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它集中了乡民们祈神降幅谢神感恩等全部愿望。每逢此时全村村民无论老少都会极其虔诚地聚集在一起。

(二)羊皮鼓祭礼活动的基本程序

农历八月十七至十九的传神祭礼活动为期三天共包括以下16项程序整个活动虽然过程复杂但联系紧密井然有序,并歌舞乐伴随始终。

在喜神单元里每个村民都使出自己的绝活尽其所能的使神得到愉悦神得到了精神的愉悦人自然也就会欢喜。因此这是个娱神的段落也是个娱人的段落更是个人神共娱的段落沉稳的舞姿与震天的鼓声营造了庄严的气氛杂技的绝活体现了个人超凡的果敢和技艺然而鼓手们虔诚的《打神歌》却真实的歌唱了人间的智者,在娱神的过程中人神其娱、天人合一。

在背鼓单元中两名师公由手持两面鼓到身背四面八面鼓嘴中咬着两面鼓在身十二面鼓的情况下做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旋转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人随鼓转鼓随人旋。已经不能够看清楚被鼓围在中间的人,只看见十二面鼓在不停的转动。

坐坛则是以说唱为主要形式的祭礼活动,夜深了人累了可神的功绩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围着篝火追忆祖先的功德说说先朝唱唱后朝从三皇五帝到各路神仙一一道来。人们用心灵的歌唱和舞蹈取悦诸神灵以此渴望得到他们的呵护保佑和赐福。与此同时在漫长的生活中农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在阳光土地山川河流树木相互协调及运作下逐渐与他们周围一切生息相关的天地万物达成了一定共识即统一在同样的结构与节奏中运行并从耕播收藏和对无时地利的依存这种人天关系中抽象出了一套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观点。从而建立起了属于这一方的传统的中国文化的图景,这是秦安人生存的归宿也是他们农耕生活和信仰的根基。

二、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表演机制

(一)羊皮鼓舞的传承:

1、参与人员不仅限于该村的王氏家族成员,凡附近对此有兴趣的男性,不管其年龄大小均可学习该鼓舞。

2、传授方式:(1)家族代代相传(2)由德高望重表演能力较强人传授给他人。

(二)羊皮鼓舞的角色分配:

该舞在表演时有三种主要的角色即

1、师公

红色包头巾,额头正前方镶有**绒花。上身着黑色对襟上衣对襟领口袖口均镶有红边。腰系黑色或红色绸带下身着黑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布鞋。

2、师婆(男扮女装)

头饰当地人叫做龙马头。用黑色红色或彩色细绳编制的网状帽子镶以红色布条的勒头带系于脑后留有两条红绸分别垂于胸前网状的头饰后缀有一条长长的辫子。上身着红色对襟无袖褂子。红色裹裙脚穿黑色布鞋。肩披紫红色对襟长袖过膝长袍。

3、众鼓手

**包头巾,上身着粉色圆领对襟上衣对襟领口襟边均镶有红边。腰系红色绸带下身着粉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布鞋。

(三)羊皮鼓的造型特点

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主要道具是羊皮鼓它既是种舞具也是一种乐器和祭器。羊皮鼓由三环九扣组成。传说这三个环形分别象征着伏羲女娲和轩辕黄帝。也许因为九在中国文化有的意味羊皮鼓的小鼓环又连套了九个小环称为九扣。羊皮鼓的制作十分考究从选料加工到养护使用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作为吉祥与神圣的象征每次使用完毕百姓们都要用厚重的布袋包起来集中在一起郑重地存放在本村有威望的村民家里。

1、鼓形与鼓面

羊皮鼓的鼓形为团扇形由扇形的铁圈蒙以单面羊皮通常分为大小两个号大号鼓的直径为62cm在使用前通常将鼓平放于地面给鼓面上喷洒少量的水进行短时间的渗透,以防间隔使用后鼓面的爆裂。

2、鼓柄与鼓圈

鼓圈以扁平的铁条弯曲而成铁圈弯曲至合拢抻直即为鼓柄长约13cm。鼓柄外部用布条或麻绳缠绕一是以防铁柄磨手二是易于握持。此外还可以起到将鼓圈与鼓环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3、鼓环

大鼓环是直径约18cm的铁环铁环上缀有直径约7cm的六个小的铁环铁环中间缀有一个钤铛。大鼓环的下端镶着个直径约8cm小鼓环小鼓环上同样缀有直径约7cm的三个小铁环。当地人称之为三环九扣摇动时互相碰撞“唰啦”作响。

4、鼓鞭

羊皮鼓的鼓鞭是用来击打鼓而的道具长约40cm。以木削刻而成。鼓鞭的顶端倒磨成椭圆或圆头以增加鼓鞭的弹力。鼓鞭的鞭杆用布条或藤条缠裹。以防击打时损坏鼓面。鼓鞭的尾端以彩色布条拴挂成穗为装饰用。

(四)羊皮鼓舞的其它道具形制(或伴奏乐器)

除羊皮鼓外秦安羊皮鼓舞还有板斧三尖两刃九环刀板板等相辅的道具。这些道具伴随着农耕信仰年复一年的被赋予了与其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特定含义。

1、三尖两刃九环刀

长约22cm宽约6cm的矩形双韧刀面中间稍厚向两韧方向逐渐变薄。矩形的刀面上方呈齿状的三个尖,下方呈半圆开,中间镶接长约9cm的把柄。下缀有和羊皮鼓同样形状的大鼓环和小鼓环。大鼓环直径约13cm,小鼓环直径约7cm。九个小环直径约1.5cm。

2、板板

长16cm.宽5cm厚度约O.5cm的木板六块,上方凿有眼用麻绳或红布条将六块木板串连在一起,每块木板上方凿眼处垫有像皮铆。首尾两块木板顶端系有红布穗。

3、板斧

总长约58cm。共分为三段。前段长约25cm直径约2.5cm的铁棒顶端呈三角形。在前段10cm处接自直径10cm的扇形斧面铁棒的另一侧是形为反S的斧柄与前段铁棒相连并裹以红色布条。中段是长约19cm的木棒尾段铁棒长约15cm中间成圆球形逐渐变细成锥形。

4、总旗

长约63cm的木捧顶端缀有各丝绸或色布条。

5、棍子

直径约4cm,长约168cm的柱形木棍。

三、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的表演场图

注:民间舞蹈中表演者人数往往不是固定的,在笔者三次的调查中每次表演的人数都不尽相同,但其动作和队形的变化却是不变的,因此为使整个示意图看起来清晰特选8人为一组作为标示。

羊皮鼓舞蹈贯穿于整个祭礼活动的始终不同阶段里有不同的舞态不同的舞态诉说着村民们不同的意愿。秦安羊皮鼓舞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舞蹈是与伏羲文化相联的舞蹈动律与装扮。师婆头饰名为龙马头似鱼鳞般的网状帽子及连在脑后并反复甩起的束辫与祭祀舞蹈中不停流动但却万变不离其宗的s形将整个祭礼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从来见到有直线型的队形而二龙吐须旋8宇旋四角蛇蜕皮两龙摆尾旋蜗牛剪子股双旋8字等形都是在s形蜿蜒流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有的观者是肃穆的所有的舞者似乎是被某种情感所激发的动作的单一体。一种无形的感召力,使他们在那一刻放弃所有的需求和欲望,为一种动机一种情感和种目的而舞跟随舞队的头人鼓手们有序地变化着各种队形,由此一套完整的龙图腾舞蹈的祭祀场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四、吾歌,吾舞三叩首——高度程式

化的祭祀仪式

在秦安的“传神”祭礼中, 由工咀村全民参与的集体活动,实质上是这个村落共有文化信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共有文化信念就存在于一系列的仪式中各种仪式借助十民间艺术的诸形态杷不可见的、无形的精灵化作有形的具体的直现的可感的形象既增加了祭礼的生动性同时也为祭札活动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民间祭礼活动中有着高度程式化的仪式

1、传种程序中的17个段落清晰完整;

2、在每个段落中几平都依照执鼓舞蹈击鼓歌唱占卜跪拜等固定的程序进行。

3、击鼓歌唱时呈现出一人唱众人和;对唱(类似对歌)独唱三种形式。

4、三种形式的歌唱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个段落的旋律和调式各不相同但同一段落的调式和旋律则相同仅唱词不同而已具有一叠三唱的特点;

5、每一段落的舞蹈中典型舞畴突出:

6、每段落后都有击鼓三叩首的行礼仪式。

这些程式化仪式的产生决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民间祭祀仪式和民间艺术形式高度成熟的标志。这些固定程式中的舞姿唱腔序列等体现了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人的哲思理趣下淡的人生境界和平淡的做人风格借助民间艺术的形态与民间祭礼的程式融为一体这些由来已久的信仰和仪式并非平庸浅淡而是洗却铅华后的练达老成深刻宽厚平稳宁静。就这样岁岁年年循环往复的按照程序进行处处透露着理性化的深思熟虑。这高度程式化的祭礼仪式其实质是这一地域上的集居者社会生活的缩影。不仅仅是与他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以及进行着的共同事务相关联更与他们在祭礼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上的协力性质紧密相连这种协力性质所透露的是社会规则或习惯。因而程式化的祭礼仪式在定程度上是具有共同社会生活的集居者其同需要的集中体现是他们人体的或者心灵的习惯能够间接或者直接的满足集居者的需要。(例如在秦安的祭礼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不同分工男与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村干部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地位与关系, 村民与外来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态度等等)当然伴随看 社会的发展这程式化的祭礼活动本身已经逐渐远离了最韧的巫术的实用功能但由程式化的祭礼所潜藏的传统力量(史化手段的迫力思想及道德的迫力等)却仍然影响着这一地区集居者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从而使集居者的人生举动和社会契约公开化传统化标准化在保证彼此的利益和强调彼此责任的同时唤起公共的行动和追忆这对于维系集居者的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具有高度程式化的民间祭礼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产物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消除生活的紧张与拘束的功能。人们为文化担负了许多艰难的工作之后文化为他们备下了一些补偿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减轻一些人生的担子。因而,在秦安的民间祭礼活动中民间艺术在发挥这一功能的同时营造了松弛和自由的气氛使得歌者舞者及观者都得到了心灵的释然激发了人们生活的灵感使社会关系有了一次重新调整的机会民间艺术在程式化的祭礼活动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正是人们在信仰仪式中最为生动和真实的情感流露。从而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他们共同的信仰自身的由来先祖和现实生活中彼此的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

秦安的羊皮鼓舞就艺术形态而观之是融歌舞乐的综合体,以文化形态而观之秦安的民间祭礼是民间信仰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综台体。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这种混合状态隐含了“原始文化的基本形态。这神以羊皮鼓贯穿始终的民间祭礼活动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依旧以自己的固有的程式和不变的节奏每年三次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这是乡民们朴实无华的信仰在天地之间的自然流露。羊皮鼓还在铮铮作响人影还在舞动歌声仍然回响耳际虔诚的心灵依旧会在一刻间俯首叩拜。

以秦安羊皮鼓祭礼舞蹈为起点的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已将我们牵入了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境遇。然而每次当我们踏上秦安的土地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民间祭祀活动中,感受那里独具的情形体味那份隐含在形式背后的和谐深沉与厚重时我都会台什祈愿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就让它们在这坦荡的天地间自由的呼吸任性的流淌吧!

太平鼓从什么年代起在北京流传

单鼓,是满族萨满所用依姆钦的另一种类型,由于它长期在满汉杂居地区流行,已无满语称谓可考。 单鼓属握执型的单面鼓,以其形制特征而名之,亦称“单面鼓”、“单环鼓”、“太平 鼓”等。 学术界曾经对满族萨满是否使用这种类型的鼓有过疑惑,在已经出版的一些专著中,也有没将它列入的情况。 根据笔者的考察和研究,实际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宫廷满族贵族抑或民间百姓,都有使用单鼓进行萨满祭祀的证据。这方面,最具权威性著作,当首推《柳边纪略》。这部被誉为:“是关于17世纪-18世纪前半叶中国东北地区历史和生活的别具风格的小型百科全书”,是由一位汉族流人的后裔杨宾以自己在其父流放地的所见所闻写成的。因而,它的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书中曾载:“跳神者...... 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该书所记的满族萨满鼓为:铁圈、蒙革,下有一柄并缀环”。清末满族贵族载涛、恽宝惠在《清末贵族之生活》中回忆到:“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名太平鼓。系单面,以皮蒙于铁圆圈上,下有把可持)”。从称呼来看,“皮鼓”应是指依姆钦。而从这面神鼓的形状来看,应属单鼓无疑。田野作业的资料,也同样证实了满族萨满使用单鼓的事实,如努尔哈赤发祥地的辽宁新宾即有实例。与满族人历史上就联系密切的蒙古人的萨满跳神中,亦同样如此,如科尔沁地区的蒙古“博”(萨满),即使用这种类型的神鼓。单鼓与依姆钦一样,同为单面带环(或“钱”),蒙革的圆鼓,用鼓鞭击奏。所不同的,一是鼓圈用料不同,前者用金属弯曲而成,后者以木料为之;二是单鼓装柄以手握之,而依姆钦设环以手抓之。

满族“单鼓”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

太平鼓明代起在北京流传,详细介绍如下:

一、太平鼓介绍:

太平鼓也叫单鼓或者羊皮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舞具为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同蒲扇,用铁为框,蒙以兽皮,柄下缀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上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并边舞边打。《太平鼓》主要流行于北方各地明清盛行,安徽淮北地区叫端贡鼓或者喜鼓子。

二、道具介绍:

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到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者羊皮。鼓柄长有20厘米左右,柄下端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有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传统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鼓面呈桃形和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至32厘米,鼓框高1厘米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至15厘米,柄端缀是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是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是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者红绸巾。

三、艺术特色:

太平鼓是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击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

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位于哪里

 1.鼓形与鼓面:单鼓的基本鼓形与依姆钦一样属不规则的圆形:扁圆形、团扇形、桃形。清代的太平鼓活动中,亦见有八角形的单鼓。与依姆钦不同的是,它的横径长于纵径,一般为40cm左右。单鼓的鼓面以革蒙制,如牛、羊、驴皮等,以羊皮居多。蒙鼓面时,将皮革浸泡至软,为防止鼓皮与鼓圈结合时打滑,常内衬一圈麻绳。过去的单鼓鼓面常常绘制一些带有吉祥、 太平寓意的图案。鼓面绘制图案者,今已鲜见 。

2.鼓柄与鼓圈:鼓圈以扁平的铁条弯曲而成,它比依姆钦的木制鼓圈要窄细得多,约1cm左右。鼓圈弯曲至合拢抻直,即为鼓柄,约12cm。鼓柄外部用布条或薄皮缠裹,也有用麻绳缠绕者,以防铁柄磨手,易于握持。此外,还可以起到将鼓圈与鼓尾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

3.鼓环与鼓尾:鼓环是单鼓的必备之件。它们共分为3组套在铁制的鼓尾上,摇动时互相碰撞“唰啦”作响。 东北地区的单鼓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为了增加鼓环的演奏效果,制作者将细铁条锻成四棱形,然后拧成麻花状,与同是麻花状的铁条棱棱相碰穿在一起,摇动碰擦。

鼓环一般由2-3枚为一组,直径约为4cm。 鼓尾的样式由于流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以辽东、辽西、北京郊区的鼓尾样式最具代表性。如图15-1为辽东式,鼓尾呈半莲花形;图15-2为辽西式,鼓尾呈连环形;图15-3为京畿式,鼓尾亦呈连环形,但花样已经有所变化---制作鼓尾的铁条不象辽东和辽西的鼓尾那样锻成四棱形,而是直接用圆柱形的铁条弯曲而成的。这种区别,已在田野作业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

4.鼓鞭:单鼓的鼓鞭较之依姆钦的鼓槌要细的多,常以木或竹篦削刻而成。 鼓鞭的顶端倒磨成圆头,以防击打时损坏鼓面。靠近顶端之处,往往加以削刻至薄,以增加鼓鞭的弹力。鼓鞭的尾端也常常以彩色布条拴挂成穗,为装饰用。直径较大的单鼓,其鼓鞭相应也较长、较粗,因而鼓鞭的鞭杆也要用布条缠裹起来。

太平鼓是单面鼓还是双面鼓

属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2831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县人民驻城关镇,邮编:724300。行政区划代码:610727。区号:0916。拼音:Lueyang Xian。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

略阳县辖11个镇、10个乡: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白石沟乡、马蹄湾乡、西淮坝乡、九中金乡、仙台坝乡、观音寺乡、鱼洞子乡、黑河坝乡、白雀寺乡、史家院乡。

历史沿革

先秦以前属白焉氏族聚居地之东城,自西汉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县。曾用名沮县、兴州,武兴、汉曲、顺政。

西晋以前的略阳郡在今天甘肃天水,东汉末年,大量来自略阳的氐人南迁到沮县,南北朝时期,在沮县侨置略阳郡。

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大批氐 人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南齐书》因而载之:“武兴县侨置略阳县。”

宋开禧三年(1206年)改为略阳,“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而得名。

2000年,略阳县辖11个镇、1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14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47483 接官亭镇 8790 横现河镇 7674 金家河镇 6546 徐家坪镇 10573 白水江镇 5932 两河口镇 5172 硖口驿镇 3872 何家岩镇 5025 乐素河镇 9019 郭镇镇 10899 白石沟乡 7888 药木院乡 5923 马蹄湾乡 4103 西淮坝乡 4432 青泥河乡 4568 九中金乡 5673 仙台坝乡 4117 观音寺乡 4294 鱼洞子乡 5699 黑河坝乡 5261 杨家坝乡 7048 白雀寺乡 5232 中坝子乡 3850 史家院乡 3522 略钢虚拟镇 8903。

优势

略阳堪称“富山盛矿”。全县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镍、铜、铁、铅、锌、锰、硫铁矿、磷矿、滑石等33种,矿体和矿点143处。其中,铁、金、镍、蛇纹石、白云石等矿藏量较大,金矿和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带动了县域工矿企业的发展;植物丰富,共有265科1150多种。其中,常见的植物药材102科433种,国家挂牌收购的有172种,尤以杜仲、天麻、灵芝、银杏、猪苓、柴胡、枣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蚕桑、食用菌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市生产基地,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杜仲,全县地存48万亩,属全国最大基地县。有用材林近75万亩,活立林总储量650万立方米,为大力发展杜仲、蚕茧、木耳、香菇、天麻和林产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全县工矿企业122个,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黄金、食品、建材和农、林、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其中,中、省、市工矿企业9个,属陕西省钢铁、化肥、电力工业和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有略阳钢铁厂、汉钢杨家坝铁矿、略阳发电厂、宝嘉磷化工集团略阳分厂、略阳磷化工总厂、何家岩磷矿、煎茶岭镍金矿、张家山金矿、铧厂沟金矿等中、省、市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生铁、钢材、磷肥、黄金、普通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铸铁管、铸石托辊、石棉瓦、硫铁矿、硫酸、服装、杜仲胶、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88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390万元。

县城南3.5公里,有被誉为“小碑林”之称的灵岩寺。该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临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观融合自然景观为一体。寺内楼台错落、红框飞檐、绚丽多彩。现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宋代以前的就有25通,著名的东汉《甫阝阁颂》和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交通规则“仪制令”以及新开发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王富沟溶洞、张岩沟风景旅游区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

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秦岭西段南坡。因其地当秦蜀要冲、陕甘纽带,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和商 旅辐辏之所在,素有“襟喉”、“锁钥”之誉。

略阳的古名甚丰,随着历代建置沿革,先后称过“沮县”、“武兴”、“顺政”、“兴州”、“沔州”等等。 至于略阳之名的由来,亦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至分为三类:一是光照说。据明代《游寺记》载:“时过午, 即不见日,盖山高云障,此略阳之得名也”。二是要隘说。据嘉靖略阳县志载:“此地为用武之地,曰‘略’, 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三是侨置说。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大批氐 人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南齐书》因而载之:“武兴县侨置略阳县。”

略阳自西汉元鼎年间划定行政区域以来,至今已足2100余年。而华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的历史,则可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从有关史料得知,先秦之前,这里是氐羌两个北方游牧部族的聚居地。他们以垦荒放牧为生, 播谷炙肉,存亡续绝,逐渐强盛发展起来。到了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边陲,在益州 至武都设郡立县,并将大批氐人内迁长安,划定略阳属武都郡治下的沮县,为白马氐族之东境。三国时期,蜀汉 先主刘备在略阳置武兴都以扼守这一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塞,筑城甚固,周围五面余步,惟开西北一门,外 有仓垒,三面周匝。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氐族统治者杨茂搜据武兴,废沮县。南朝时改置“武兴藩王国”。 北魏又改称“东益州武兴郡”,下置“武兴县”、“长举县”、“鸣水县”,其故址分别在今略阳境内的黑河坝 乡、西淮坝乡、徐家坪镇明水坝村等处。西魏时,又改置东益州为“兴州”,武兴郡为“顺政郡”。隋废“兴州” 之称,只保留顺政郡。唐初,改顺政郡为“兴州”,并置顺政县。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移所辖长举县于 今城北65公里处的白水江镇长峰村。唐长庆元年(公元812年),废鸣水县,并入顺政县。南宋绍兴十四年(公 元1144年),利州路分为东西二路,东路治兴元(今汉中),西路治兴州(今略阳)。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 年),吴曦据兴州降金,受封“蜀王”,改兴州为“兴德府”。叛平,朝廷即改兴州为“沔州”。元初,以沔州 属“广元路”,稍后迁沔州治于铎水县(今勉县境内)。又废长举县,并入略阳,上属沔州,共为“兴元路” (今汉中)所辖。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略阳改属新置的“宁羌州”,州又上属汉中府。明嘉靖三十 八年(公元1559年),略阳县被划出宁羌州,直属汉中府辖。此建置模式历经整个清代,相因未变。

略阳城区现存两处城池,如今一面榜山、三面环水的商业区,俗称“老城”;与八渡河隔水相望的凤凰山下, 尚可看到半圯城墙的居民区,俗称“新城”。然而,实际情况是“新城不新,老城不老”。据《元和郡县志》载, 早在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出祁伐魏,就在文家坪(即今略阳新城一带),构筑成了武兴城,此即略阳建城之始 举。此后的千余年间,历代的州、郡、县,均设治于此地。直到南宋末年,频繁的战事促使这儿的城池毁废,繁 华烟消。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陕西巡抚蓝璋派员前来略阳重新筑城,新址改选在现在的“老城”之处。 三年竣工,城周五里,共设五门,至今城东门楼依然雄踞在八渡河西畔。由此可见,所谓老城,其实不过400余 年历史;而新城的存在,却已整整1700余年之久了。考其“新城”、“老城”之称错位的由来,当与清代道光年 间一次迁城有关。原来,老城自建成之后,因其三面环水之势,常受洪灾肆虐,苦不堪言。据方志不完全统计, 从明万历年初到清嘉庆十六年的230多年间,略阳老城因特大水患而大规模补修或重建就达8次之多。清道光七 年(公元1827年)七月,大雨连绵20余日,嘉陵江、玉带河、八渡河三水齐发,漫灌入城,以致城垣庐舍,尽 皆倾圯,损失惨重。陕西巡抚林则徐赴略阳勘察,决定将县城重新迁往凤凰山下的文家坪一带,以避洪灾之困 扰。两年后其城竣工,城周一里七分,设城门三座,共耗银四万七千余两。因系新建,故将此处称为“新城”; 与之隔河相对的原县城,自然就成了“老城”。

民族分布

略阳县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自汉至南北朝末,氐人多次在此建立,反抗汉族统治,屡遭失败,汉族统治者曾数次将氐族人强制迁往酒泉、扶风、天水、关中一带。未被迁走的氐人,被迫说汉话、学农耕,顺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与汉民通婚,逐步被汉人所同化。加之汉民族大量迁入,至晚唐以后,白马氐族已匿迹。羌族亦同样受汉民族生活习俗影响,与汉族融为一体。清雍正《重修略阳县志》载,当地人“兼有南北语音,类秦蜀”,积淀成兼有陕、甘、川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

县域汉族来源无考。大致以当地土著为主,也有历代辗转迁徙及明、清强制移民。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本县汉族190192人,占全县人中和99.16%。境内少数民族以回民居多,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回族主要分布要城关镇、何家岩、白水江,共1470人。另有蒙古族8人,藏族1人,苗族5人,彝族4人,壮族26人,布依族2人,满族63人,侗族9人,达斡尔族2人,毛难族1人,锡伯族7人。这些少数民族有的因工作迁入,有的事先定居。他们的节日、服装大都与汉族相类,只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则保留着各自民族的特点。

民间艺术

①羊皮鼓(舞):略阳县白雀寺、荷叶坝、横现河、马蹄湾、白水江等地,流传着一种带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间舞蹈羊皮鼓。

羊皮鼓舞离不开羊皮鼓,它是舞蹈表演中的伴奏乐器,又是特定的道具,形成羊皮鼓舞的独特风格和动律。羊皮鼓,是用羊皮蒙在蒲扇形或桃形的铁圈上,并在铁圈的把柄处系许多小铁环(多为八或十二个),制成可以舞动的单面鼓。它是用藤鞭击打鼓面和摇动铁环发出的“彭、嚓”声,构成舞蹈节奏和丰富多变的鼓点音响。通常情况下,由两男性表演。表演者左手握鼓,右手持藤鞭,连打带跳,边敲边舞,并在藤鞭击鼓的“彭彭”声和铁环相撞的“嚓嚓”声中,配以曲调高亢的唱腔和粗犷激越的舞蹈,形成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表演前,舞者原地先打一通鼓,起着酝酿情绪,烘托气氛和招揽观众的作用。表演过程中,鼓声又担负着舞蹈唱腔的前奏和伴奏任务,同时为舞蹈提供鲜明的节奏。

固定击法的鼓点有软三腰、硬三腰、野鸡扑、偷点子、牛擦痒等。基本的动作有禳鼓、揉麻窝子、单腿跳、凤凰三点头、线爬子、禳星神、勾腿跳等。唱腔音乐有两个特点:一是用传统的中国五声调式,多以“5”为主音的微调式;二是在旋律的进行上多为向下进行,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然后急遽下行。有的曲音呈波浪式,但总的方向仍是向下行,给人以大跌大宕,大起大落之感。

羊皮鼓舞,属旧时秦巴山区的“端公”(巫的一种)用于民间祭祀活动“开坛”时表演的一种形式。一般演奏的曲调有《立五门》、《甲子》、《学家子》、《迎春神》、《舞坛》、《猴子反天朝》、《四点红》、《十二花》、《九道沟》等。

②社火:社火主要有高跷、彩莲船、狮子舞、龙灯等。逢年过节,民间以此作为活动。民国年间,多为民间自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是提倡、支持下的群众的有组织的活动。

高跷:舞者双足踩在二、三尺高或更高的木腿上,多人组成,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各种动作,走圆场,龙摆尾,插花十字或跳跃扭摆,漫游街头。

彩莲船:又叫跑旱船。用竹杆或木棍扎成轻盈的小旱船,周围缀以彩布,嵌以纸、绸荷花。舞者扮成俊俏少女似坐其中,手提船沿,在锣鼓声中,或跑或停,游移不定,象荡游在碧波之上,前有一艄公轻划慢拨,多扮为老者,有的加以唱段。

狮子舞:又叫耍狮子。狮头多以木竹作骨架,绸布包缀于外,狮身、狮尾用苟麻制成。大者2人扮演,1 人舞狮头、1 人摆狮尾;小者1人扮演。表演时,1少年手执绣球,做出各种动作,将绣球或抛或摇,狮子随着绣球在锣鼓声中摇头摆尾,跳跃蹿伏。也有狮子蹿桌子、滚大绣球者。

此外,还有跑竹马、龙灯、耍贝壳等。

③刺绣:刺绣多用于婚丧嫁娶、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如装饰在衣、帽、鞋、袜、围腰、腰带、被、褥、床单、床围、帐帘、枕头、荷包、烟包上等。技法多种多样,如绣花、架花、挑花、托花、游花、锁花、勾花等。图案多是花卉禽兽,也有古今人物,历史故事,寄托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其中凤凰和老虎的图案造形,近于汉朝瓦档图案,色彩常用大红、桃红、草绿、石绿、藏蓝、藏青、石黄、金银等。颜色的应用十分讲究,大红、翠绿、桃红、草绿等多用在黑底上,看起来底沉色艳而不轻浮,黑而有光泽,加上金银线的点缀,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在白底上多有桃红、粉红、草绿、石绿、石青等颜色,效果鲜艳而高雅。藏青、藏蓝和石黄多起点缀调合作用。整个色彩单纯而不单调,明朗、绚丽而又柔和悦目。还有用姜黄、淡黄、石青、石黄等各种色布作底子的,这类刺绣看起来质朴潇洒。总的来说,它不象关中的刺绣那样颜色强烈刺眼,也不象四川的刺绣那样纤巧素雅,而是显示出略阳民性的粗犷、奔放,色调艳丽,内涵高雅,绝不粗俗。

刺绣作品中,很多都带氐羌族风格,如《四角蝴蝶》、《中间团花》(俗称四菜一汤)、《四姑娘打牌》、《嫁娶图》、《出巡图》、《姜太公钓鱼》。从石瓮子、青泥河收集的男女式大襟衣服和童帽看,其刺锈有明显的氐羌族风格。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略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略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略阳县在列。

2019年3月,略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9年3月,水利部公布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略阳县榜上有名。

2018年8月16日,略阳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16日,略阳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不同地方的鼓(鼓名和地方)

太平鼓是单面鼓。流行于辽宁和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太平鼓,直径30厘米左右,外形似团扇,鼓的正面有的绘阴阳鱼,寓意和谐平安;有的绘牡丹花,寓意富贵幸福,鼓的背面常书写“天下太平”四字,因此得名太平鼓。

太平鼓是单面鼓,用高丽纸或者羊皮、牛皮、驴皮等材料做鼓面;鼓柄下端有多个金属环;槌长30厘米左右,尾部系绸带或绦穗。

太平鼓舞分舞蹈和击鼓两部分,鼓点、舞步变化多达几十种,队形变化丰富多样。

表演太平鼓舞时,舞者一般以满族传统服装为主,女性要走吉祥步,可以体现出高雅端庄的美;男性的步伐以武步、矮子步为主,多模仿骑射、鸟兽的动作。舞蹈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鞭。

“太平鼓舞流传到呼和浩特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于慎孝说,清乾隆年间,呼和浩特修建绥远城时(即现在的新城区一带),调来八旗军驻防。八旗军主要是满族人,同时还有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他们的到来,把流行于东北的太平鼓舞带到了绥远城,并逐渐流传开来。

打太平鼓,唱太平歌,贺太平盛世。太平鼓舞从起源至今,表达的就是一种热情、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逢年过节或者隆重的日子,人们常会跳起这种舞蹈,表达欢快喜悦的心情。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人神醉”(《扬州画舫录》),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类钞》)。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

齐天圣鼓,艺人模仿孙悟空的击鼓姿态和鼓点节奏,节目极富鼓舞性、趣味性、幽默性。是灵宝市阳平镇苏南村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堪称中原一绝。06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在韩城传布极广。是陕西省渭南市所属县级市韩城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历史上,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求神祈雨,总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

长鼓: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近百余年来,杖鼓在中国中原逐渐销声匿迹,而在朝鲜族人民中广为流传,遂改名为长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所以俗称为“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传,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绛州大鼓,又称绛州鼓乐,泛指山西省新绛县汉族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绛州是山西锣鼓音乐的一方宝地。花庆鼓、汾南车鼓、穿相锣鼓,皆在此诞生。新绛县有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黑,吉,辽)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民间传播的历史悠久,并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

法鼓是天津民间的一种音乐舞蹈艺术,以老会或圣会的表演形式出现。2008年6月,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为代表的津门法鼓名列其中。法鼓是天津汉族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活动。法鼓一词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时专用的鼓。法鼓起源于僧、道作法时演奏的音乐,后传入民间,鼓牌子都是群众自己创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象脚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算云南?

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乐器和报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 。流行于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太阳鼓舞即大鼓舞。每年的2月6日—8日“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村里最高长老卓巴率领村民们面对着大鼓祭神灵和祖先,然后围绕大鼓翩翩起舞,基诺语称“司吐国”,译为大鼓舞。大鼓的四周镶嵌着形似太阳光芒的木楔,所以大鼓被称作“太阳鼓”。

铜鼓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多在节日或某些隆重的场合使用。铜鼓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两旁有耳,花纹奇异。铜鼓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物.自从汉代伏波马援将军征战骆越获得骆越铜鼓以后,西南地区屡有铜鼓出土,文献对铜鼓的记载也不绝

八合鼓,湘西苗族武术鼓的开山之作,“八合鼓”作为湘西苗族武术鼓的开山之鼓,伴着刚柔相济的音律跳荡,鼓手们于勾拉手、推拉掌、弓马步、腾转身中身走龙蛇,尽展苗族人民敢爱敢恨、热情奔放之态。

手鼓,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混膜鸣乐器。流行于新疆地区。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称额阿、额穷、当木穷,朝鲜族、满族称架鼓,苗语称嗯铎,汉族称跨鼓,鼓身扁圆形。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广西和中国北方等省区。

人皮鼓,藏族人信仰佛教,藏密中一种特殊法器---人皮手鼓,这类法器只有少数活佛、法师才可拥有,用于密宗的修炼、驱魔治病等慈悲用途。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于武山县滩歌、龙泉乡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俗称“羊皮鼓”、“点高山”。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铁圈为箍,鼓面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仅1毫米。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下置一柄,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藤条做的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铁环与小铜镲频频作响。旋鼓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表演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技巧复杂,旋转自如,队形纵横穿插自如,形如风,声如雷,充分显示出天水儿女刚健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嘭嘭鼓又称“牡丹花调”,属莲花落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建闽东的福鼎、霞浦、宁德、寿宁等县。

广东狮鼓是单面鼓,内含鼓胆八个,这是它最大的特色。材质以较硬的牛皮为鼓面。 广东狮鼓的打法种类及变化,要较其它狮种的鼓法来得多,基本上配合基本舞狮的动作,也可略分为几个基本鼓法:三拜狮鼓、高狮鼓、低狮鼓、三抛狮鼓。 狮子舞什么动作,就打什么鼓音;相对的,狮子听到什么样的鼓音,就舞什么动作;狮与鼓之间必须配合的天衣无缝。

河南盘鼓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民俗表演剧目,它是河南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开封盘鼓,又名大鼓,武陟盘鼓是豫北盘鼓的缩影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因伴奏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最初八角鼓是满清军营中的“军歌”,盛行于满清贵族中,后渐渐形成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八角鼓在山东流传之久远。已知山东济南、济宁、聊城、莱阳、胶州、淄博、青州、临沂等地,均有流传,通称山东八角鼓。

水鼓舞是一种在德昂族与苗族中流传的,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结合的群众舞蹈,但德昂族与苗族的跳法有些不同。

湖北大鼓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

羊皮鼓是青海民间老师傅或法师做道场或跳biangbiang时使用的一种击打器具,用鼓跳击打发出响亮的声音,音似biangbiang的声音,因而把法师在村庙中作的道场称之为“biangbiang会”。

广西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以艺人王仁和自编自唱的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