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障什么意思_女性业障重的表现
1.《红楼梦》中多次提及"孽障"一词,是啥意思呢?
.佛教上指由于过去的恶行所造成的障碍。也作「孽障」。2.骂人的话。
业障,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è zhàng,佛教语,指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比喻人的罪孽?[1]。詈词。它指责他人他物为恶果、祸患的根源。梵语Karmavarana。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昙无谶》:进更思惟:“但是我业障未消耳。”
“业”,梵语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们人类以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善恶是非的一切行为。所谓“障“,即是障蔽。无明为造业的根本,我们众生因无明而生烦恼,使意念不净,意不净而懈怠,因懈怠而不精进,因不精进而失禅修,因不禅修,而无法得定,即离圣道。所以说,烦恼能障碍行者超凡入圣。
南朝梁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昙无谶》:进更思惟:“但是我业障未消耳。”
《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业障消除。
《西游记》第十五回: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
《词话》第二四回:婆子道:“奶奶,你看丢下这两个业障在屋里,谁看他?”
清李渔《比目鱼·肥遯》:要急抛离这乌纱业障。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在坑里偷眼看老虎走过几里……自心里想:“这业障虽然去了,必定是还要回来吃我,如何了得?”
《红楼梦》中多次提及"孽障"一词,是啥意思呢?
认为孽障指的是以前做了不好的事,犯下了罪恶产生了恶果的意思,通常是在封建社会长辈训斥晚辈,上级批判罪人等经常用到的称呼词。即包含着愤怒,恨意,怨气,也包含着疼爱和怜惜。
一、封建社会的专用
孽障一词,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也是有着这样的含义的,往往都是形容一个不听话的忤逆之人,表现出怨气的称号,只是不同人说出来掺杂的感情不太一样。除了在《红楼梦》中出现,在很多文学著作中都有出现过,所以说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常见词。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认知提高,在现代人文以及生活当中,除了很老的一辈人会偶尔提到,其他人基本上很少再见到这样的词出现过,所以也是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称名词。
二、贾母口中的孽障
在《红楼梦》的第29回,姓张的道士来贾府给贾宝玉提亲,但是贾宝玉表现的非常的不愿意,在一旁生闷气。另一边,林黛玉更是梨花带雨哭哭啼啼,贾母也不知道他们这是为何这样,就说了那句:我这老冤家,是哪一世里造下的孽障 。意思是好像自己那一辈子做了不好的事,这辈子生出这样两个小冤家就是前世种下的恶果。
一边表现出对孙儿们不顺应的怨气,一边又有着心疼和怜爱,其实这些表现都是给外人看的,话也是故意说给张道士听的。这样的话张道士就看在贾母伤心的份上就此原谅,贾母是为了让外人不对家人心存芥蒂,是古时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手段。但归根结底,贾母是对孙儿们更多的关爱的。
此外,孽障一词归根与佛学,也有佛教中业障的意思,为什么在贾府上会经常出现孽障一词,也跟贾母信佛有关。一次在贾母去栊翠庵闲逛的时候,遇到妙玉请老祖宗进庵里坐,但是贾母说自己刚吃了荤食,怕冲撞了菩萨就在院里坐一坐,可见贾母是佛教的虔诚信徒,经常口中出现孽障也是信佛的因素。
三、贾政口中的孽障
贾政也经常对贾宝玉口称孽障,一次贾政邀请客人到家中题写匾额,碰到贾宝玉让他一道参与,也好测试一下儿子的学业,当贾宝玉别出心裁口出佳文时,贾政却并没有夸奖和激励他,而是批评怒喝:无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认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跟前卖弄。这种话简直不要太另我们现代人咋舌,这样的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也太令人伤心。
贾政说出这样的话,这样不愿夸他 ,一方面是在用打压的方式来预防贾宝玉往后变的骄傲,一方面是在泄愤,只因看不到贾宝玉平日里刻苦读书,对他整天沉浸在女性人群中不做男人该做的事的不满。还有一方面是想在客人面前表现的谦虚,故意将自己儿子说的不堪,也能体现出自己在家庭的地位和威严。这是封建社会极其不成熟的教育理念和当官家庭虚荣的交际方式。这种思想在贾政身上根深蒂固,显得迂腐不化,也是曹雪芹对贾政这个人物特征最贴切的描写。
结语:孽障一词出现在红楼梦中,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对忤逆之人的称号,还是贾府因有这样迂腐思想和处于这个朝代,而走向衰亡的征兆。
贾政在两个章回中骂了儿子贾宝玉是"孽障",分别刻画了他迂腐刻板和严苛无奈这一失败的父亲形象。
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在贾政率众清客到大观园内为轩馆题写匾额时,正好遇见宝玉,便叫上他一同前往参与题写,借此看看儿子贾宝玉有无真才实学。当儿子贾宝玉所作对联、题字别出心裁,清新活泼后,贾政内心是欣慰的,但却表达出打压式的教育理念。
书中如此写道: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认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是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你看,明明贾政对儿子的才学还是认可,众清客也评价挺好。偏偏贾政怕儿子贾宝玉自负,便用了"无知的孽障"这个词来管教约束儿子,他对儿子的那份爱尽管涌到嘴边,却不愿意也不擅长用激励语言来表达。
他说出的话总是带着几分别扭,几分打压。贾政这种"故作谦虚",说白了,就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在作怪,认为不能让宝玉有"飘飘然"的状态,便以他再怎么能也能不过那些老先生为说辞予以"贬斥"。
这其实折射出贾政迂腐刻板的父亲形象,对儿子有才学,该肯定该激励时,说说认可表扬的话语,何妨?
在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舍,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因宝玉和忠顺亲王府的小旦蒋玉函交好,蒋玉函从王府逃走,忠顺王以为是宝玉窝藏,便派人来询问;兼之王夫人的贴身丫环金钏儿投井而死,贾环诬告说是贾宝玉金钏儿未遂将其打了一顿后羞辱致死。这两件事让贾政非常恼怒,便着下人毒打管教贾宝玉。
当王夫人哭着求情时,贾政又大骂贾宝玉:
"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经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贾政用"不肖的孽障"来痛斥贾宝玉,主要是以为儿子交往伶人,是浪荡无行;又*辱母婢、逼奸致死,是放纵邪恶。由此,贾政在不察之下,满是辛酸地怒骂儿子不争气。
在贾政看来,贾府是"宽柔以待下人"的家风,怎能破坏?兼之他更寄望贾宝玉能用心读书,将来科考高中,能延续贾府百年望族的荣耀。
见宝玉如此荒*,贾政如何不急?情何以堪之下,贾政便采取了这一通不分青红皂白的粗单粗暴的教育儿子方式。
下手之重可见一斑!
贾政"严苛失察"的父亲形象由此绝绝对体现出来,这也是封建社会大家长制作风下必然导致的恶果。
面对儿子"被误会",或者出现自认为反感的情况,应该有耐心,了解具体事由后,再行决定。听见风就是雨,不加察查,就是一通棍棒,这样的教育真能"浪子回头"吗?
显然不能。
曹公在《红楼梦》中通过这两个"孽障"的说法,将贾政作为父亲对儿子失败的教育形象很生动地描绘出来,亦诠释了他对贾宝玉又爱又恨的真实想法,同时折射出他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儿子的粗糙心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