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2.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3.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意思

5.“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的意思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

如梦如幻如泡影的反话_如梦如幻如泡影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的一首四字偈语,是鸠摩罗什译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看到的世界万物,(其实万物也不能算是万物,姑且名叫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是在你脑中的映射,只是你认为是那样的。一切有为的法(直指传念经书、造拜画像、造拜雕像、烧香拜佛等布施之为),如同梦幻和泡影,如同露珠和闪电很快就消逝,应该保持这样的正确观念。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这位**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那位**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扩展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

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偈语,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

参考链接:

偈语 (词语)-百度百科

金刚经(佛典)-百度百科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像梦幻一样空虚,如泡沫中的影子一样无常,像露珠一样短暂,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看法来观看世间的一切。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出处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全文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是什么

一切有为法是佛学术语,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一切有为法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其中一切有为法,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作如是观”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uò rú shì guān,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这是佛学术语,出自于《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

扩展资料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

个人理解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等价转换为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

拆解,

如梦 含义是,梦,一定会醒。

如幻 含义是,幻,一定成不了真。

如泡 含义是,泡,一定会破裂。

如影 含义是,影,一定会跟随着移动。

如露 含义是,露,一定会在阳光下消失。

如电 含义是,电,一定触之必伤。

上面的六个例子,都表达出了一种自然发展规律,一种不受人意志改变的发展规律。

后面紧接的,应作如是观,如是:是与前面的6个“如x”排比手法短语成等位替代关系;即,"如是"在此处,包含了前面六个例子的内容。若推广开来,引申为七个例子,八个例子,九个例子,乃至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

因此,能够将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

精简为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原文简化至此"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可做如下理解:

既然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且不因人意志改变,那么不论在面对何事物时,需坦然接受其存在,存在即是合理。恶意的指责并没有任何意义,若发生了指责,其实也是发展规律中的必然结果。

人在面对事物时,需观摩其现象,总结其规律,不让个人的贪嗔痴念,使自己执迷于事物表象,而偏离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充分观摩,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以便引导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

总结为一句话,

多看,多悟,多借鉴。

对于已经发生的因,不按个人意志,想当然预测其果,不论怎么预测,终究不会改变其果。

对于由因,已经引发的果,需做理所应当、本该如此的心理建设。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切有的东西,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气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看待!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一切有为法 有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幻 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的意思

梦幻泡影的解释

[like a dream and a bubble's shadow]

佛家语。指世间万事万物都像做梦、幻觉和泡影那样空虚 不实 一切 有为 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详细解释 佛教语。以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 比喻 世上事物无常,一切皆空。今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金刚般若 波罗 蜜经·应化非真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元 杨景贤 《西游记》 第二本第五出:“生呵,一心 怀远 恨,千丈系游丝;死呵,如梦幻泡影,那有再来时。” 《儿女 英雄 传》 第三十回:“我想人生梦幻泡影,石火电光,不必往远里讲,就在坐的你我三个人,自上年 能仁寺 初逢, 青云 山 再聚,算到今日,整整的一年。” 冰心 《往事(其二)》 九:“九个月来悬在云雾里,眼前飞掠的只是梦幻泡影,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很异样,很麻木,很 飘浮 。”亦省作“ 梦泡 ”。 清 赵翼 《秋园预制敛具,诗以调之》 :“卓哉 所见 高,勘透梦泡理。”

词语分解

梦幻的解释 梦中的幻境详细解释梦中幻境。多喻空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吾生梦幻间, 何事 绁尘羁。”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人生梦幻,夫复何言!” 宋 苏轼 《祭王宜甫文》:“百年梦幻,其究何 泡影的解释 ∶毫无 效果 的 状态 ;毫无 意义 的 结果 ;落空 ∶无,零我想当一个商界代言人的愿望一夜 之间 化成了泡影详细解释泡泡和影子。佛教用以比喻事物的虚幻不实,生灭无常。后比喻落空的事情或 希望 。《金刚经·应化非真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学术语,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如《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华严经》卷二十五载:“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伪诳诈,住须臾,诳惑凡人”。

通俗解释“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梦幻泡影、露、电,皆为虚而不实之相,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瞬息即逝,以之喻娑婆世间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作之有为法,甚为贴切。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如是如是。

故而识者,不可耽于声色幻影,而造作无数业因,因因循环,轮转三界,不得出离。当奋迅勇猛、精进不懈,趋入菩提大道,证悟无生正法。

扩展资料

金刚经(佛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

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

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本经文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

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阐扬发菩提心,行无我的大乘菩萨道;彻始彻终归宗於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以此明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这是《金刚经》当中,很有名的四句偈子。

我们居住的娑婆世间,是一个有为、有漏的世间,佛教对这个世间,有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等种种譬喻,主要都是说明人生如梦,幻化无常,如水泡须臾不停,似影像依托不定;又如朝露、电光石火般刹那即逝。

大陆湖北的武当山,山势崇峻雄伟,要走上很长的一段路程才能到达。有时候武当山在云雾里,有时武当山在绵绵细雨里;清晨才看到花木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刹那间就消失无踪。武当山的景致气象万千,置身其中,如梦如幻,因此在武当山上,有一块牌匾写著「黄粱梦觉」,就是希望藉由「黄粱一梦」的故事,来警悟世人世间如梦,应及时醒觉。

唐代一位卢姓书生,经常梦想升官发财。有一次外出夜宿客栈,睡梦中升官发财、生儿育女,一路平步青云,最後福寿全归。忽然梦醒,什麼都没有了。顷刻时间,书生历尽了一生的富贵荣华,而方才炉灶上的黄粱,依然还在烹煮著呢!後来的人便以「黄粱一梦」这句成语,比喻人生短暂无常,纵然有种种的兴盛显达、财多位尊,终究像做了一场梦一般虚幻不实。

《金刚经》把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告诉我们,要我们不要被世间的有为法所蒙骗。「梦」岂能当真?「幻化」又何必计较!「泡沫」刹那即灭,「影像」虚幻不实。当我们看清了这个道理,还有什麼好执著的呢?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果能如实见到世间万法,就如同朝露、电光般快速,如梦幻般虚,就能体会到真实永恒的法性,进而好好珍惜这电光石火般的人生。

以上摘录自《星云说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