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致良知_知行合一
1.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2.知行合一出自哪里?求原文?
3.什么是“知行合一”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扩展资料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举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造句:
1、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
2、知行合一是解决这个世界上难题的唯一办法。
3、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4、展望未来,网中网软件将秉承知行合一、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实现企业由软件服务向教育服务转型的同时,通过与大财经领域更多优秀企业的合。
5、但是能够提出知行合一这种观点,说明聂心并非腐儒。
6、美好的氛围取决于每个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意思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明代王守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命题。反对“知在行先”的说法,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即致吾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包括使用的方法,注意的事项)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就这样相互促进学习,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
扩展资料
关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名言:
1、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解的教科书;而没深厚思想和知识衬托的广博经验,则像是一本没有任何注解、晦涩难懂的教科书。 ——叔本华
3、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4、每一个懂得如何读书的人,就懂得如何利用所学来增进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生活的方式,并使生活充满意义与乐趣。—赫胥黎
5、读书若未能加以应用,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6、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知行合一出自哪里?求原文?
知行合一的解释 谓认识事物的 道理 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上:“只说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箇知,又说一箇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 任意 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说箇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文 汇报 》 1990.3.11:“从晓庄 师范 到 山海 工学团, 陶 先生 一以贯之的 精神 是‘知行合一’、‘教学做 合一 ’,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 驾驭 知识 的 能力 。” 词语分解 知行的解释 认识与实行。《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 不屑 ,可以能行焉” 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 有所 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智虑和 德行 。《尸子》卷上:“夫蠒, 合一的解释 合而为一,合成一体详细解释.相合为一。 宋 张载 《正蒙·神化》:“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 王夫之 注:“其推行之本,则固合为一气,和而不相悖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我今说
什么是“知行合一”
出自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文明书院讲学。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 ? 1,知行合一的背景,按照传统的观点,应该是知先行后的,但是阳明却说知行合一。这是因为朱熹的格物求知造成了许多人知而不行的原因,王阳明沿袭了陆九渊开创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念。王阳明以“知行合一”的理论反对朱熹理学的“外心求理”观念,提倡躬体力行,是内外相统一的思想路线。回顾宋明时代那段历史,可以发现,自南宋朱熹死后,或者是发扬朱子的思想,或者是诋毁其思想,从此至终都是以朱熹为中心点。到明代王阳明去世以后,也是同样出现这种或是扬王,或是诤王的情况。可以看出,宋明理学是以朱熹和王阳明所代表的两个不同派别为核心而展开的。虽然我们知道“心学”在南宋时期就由陆九渊开创了,但是“心学”发展到巅峰状态是由王阳明造就的。我们谈到“心学”都是以陆王并举,虽然陆王都为“心学”代表人物。但是两者并不是直接继承的关系,王阳明的心学也并不是直接从陆九渊那完全继承来的,而是他对朱熹理学的思想反思而来的。“知行合一”理论的内涵“知行合一”理论是由“良知”衍生出来的。所谓“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何为“良知”呢?“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天理之照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其实只是分善别恶的一个总名,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是“良知”。“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源头,也是归宿。即是“知行合一”认识的主体,也是知行的标准。“良知”是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一个集中概括与反映。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主要的观点大致可以分别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为行代,行中有知王阳明首先指出他的知行合一:“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上》)“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王文成公全书·答顾东桥书》)这里所说的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哲学整个哲学的核心范畴————“良知”。“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王文成公书·答陆原静》)意思就是,从工夫上说,有知和行两件事,但就本体上而言,知和行都是同一个本体的发用,这个本体就是良知,指的也就是所谓的天理。良知包含的不单纯是知,而且也包括行,单纯的说知不是良知,仅仅践行也不是良知;而是既知又行才能是良知,作为本体的良知则会表现为一致的知和行。王阳明说:“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变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又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中》)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述说,但是不能分为两个方面去做。知不能离开行,行也不可抛弃知。两者互相并进不可以分开。他反对“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后”,主张“悟理于心”的“知行合一。”“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来源于他继承孟子有关良知的思想。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这里的良知良能是指上天赋予人的道德。孟子看来,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王阳明继承孟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升华为“心之本体。”王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中》)将良知看作是天理。“知行合一”学说当中的“行”是指对良知的践履。一方面指主体心理上的意念活动。他在《传习录·下》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认为意念有善有恶,当然“行”也就有“为善”、“别恶”的两种功能。不过善恶只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层面而已。另一个方面指的是主体的实践行为。他说:“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行”是依据主体的意念而有的具体行为。是本体的一种外在显露。“行”。就是有意的去做一件事情。行就是有目的的行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要将人们把言行统一到知中来,以知为行,以知代行。他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大学问》)当你见到后,头脑中的念想产生后,便已经是行了。这里说的就是以知为行。王阳明的“知”和“行”是相互融通,彼此包含的,两者是分离不了的。 (二)“知外无行、知而必行、不知无行、行而后知”他反对“知先行后”的理论观点和只知不行的说法。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认为只作行的工夫,或者单纯的做知的工夫,都必然会走错道,更不能说是道德修养。又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知说一个行,已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为世间有一种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传习录·上》)又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工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知行体段亦本来如是。”(《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这就是说知行是要从良知中发用出来,既知又要行;知行统一,这才是真知真行。他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只有知了去行,才能够知得真切。避免“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传习录·上》)的境地。知而必行。王阳明说:“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专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知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者,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王文成公书·答顾洞桥书》)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论述当中清晰的看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在实行。王阳明的“知而必行”是“良知”自然由内向外显现的认识路线。也就是说,知对行有一个引导的作用,而行则是知的具体落实。总的来说,“知行合一”既总是知而又重视行,而大体上来说是比较倾向和重视于行的方面。
(三)知行合一,践履良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还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王文成公书·答顾东桥书》)这里说的是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不是真知,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他说:“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传习录·上》)知,它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而是否行则是检验是否真知的标准。总的说来,“知行合一”是在良知践行的意义上论证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